A
A- A A+

Hot Topics 娛樂追蹤

AI 人工智能助攻!音樂大師貝多芬遺作《第十號交響曲》問世  

2021-10-29 (星期五)

AI 人工智能助攻!音樂大師貝多芬遺作《第十號交響曲》問世

AI 人工智能助攻!音樂大師貝多芬遺作《第十號交響曲》問世

AI 人工智慧的創作力,有可能超越音樂大師貝多芬嗎?

古典音樂的一代宗師貝多芬,在 1827 年逝世時留下的遺作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僅僅留下一些零碎想法及寥寥幾個音符,根本沒有人知道他生前打算如何創作。不過在一群音樂學家、作曲家及電腦科學家在過去兩年利用 AI 技術的創作下,這首遺作終於完成,讓世人能一窺它的面貌,更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接近貝多芬想法的版本,按本文最後的連結可在線欣賞這首由 AI 模仿貝多芬曲風創作而成的《第十號交響曲》第三章節。

A group of musicians and scientists have u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complete one of the greatest what-ifs in classical music: Ludwig van Beethoven's unfinished "10th Symphony"

Ludwig van Beethoven(貝多芬 1770 - 1827)一生飽受耳聾的折磨,但仍然克服重重障礙,成為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古典音樂大師,被尊稱為「樂聖」。

Ludwig van Beethoven(貝多芬 1770 - 1827)一生飽受耳聾的折磨,但仍然克服重重障礙,成為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古典音樂大師,被尊稱為「樂聖」。
 1817 年,英國皇家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創作兩首交響曲,其中一首就是貝多芬的代表作《第九號交響曲》(著名的《Ode to Joy》就是其中一節);另一首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則隨著貝多芬在 1827 年撒手人寰而成為遺作,流傳下來的只有寥寥幾個音符,以及一些貝多芬對這首作品的想法。

1817 年,英國皇家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創作兩首交響曲,其中一首就是貝多芬的代表作《第九號交響曲》(著名的《Ode to Joy》就是其中一節);另一首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則隨著貝多芬在 1827 年撒手人寰而成為遺作,流傳下來的只有寥寥幾個音符,以及一些貝多芬對這首作品的想法。

「Beethoven X: The AI Project」(貝多芬 AI 計劃)的負責人 Matthias Röder 表示:「貝多芬《第十號交響曲》寫下的手稿沒有很完善。如果一個人試圖完成這項工作,他將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。透過 AI 來譜出貝多芬的曲風,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。」

其實早在 1988 年就有音樂家嘗試將《第十號交響曲》完成,卻沒有獲得太多正面的迴響。由此可見,「貝多芬 AI 計劃」的團隊要替貝多芬的歌曲「埋尾」有多困難,需要分析和學習貝多芬創作的風格,還要教會電腦作曲。

2019 年,致力於推廣音樂科技的奧地利組織 Karajan Institute,由負責人 Matthias Röder 領頭,找來多位音樂和 AI 專才,打算利用 AI 模仿貝多芬的風格來完成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這個計劃名為「Beethoven X: The AI Project」,「X」就是「10」的意思。

2019 年,致力於推廣音樂科技的奧地利組織 Karajan Institute,由負責人 Matthias Röder 領頭,找來多位音樂和 AI 專才,打算利用 AI 模仿貝多芬的風格來完成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這個計劃名為「Beethoven X: The AI Project」,「X」就是「10」的意思。

作曲家和「貝多芬 AI 計劃」成員 Walter Werzowa:「我們把《第十號交響曲》的手稿翻譯成 MIDI,一種音樂語言,然後複製到人工智慧系統中。人工智慧藉由這樣來學習,了解貝多芬是如何創作、發展,再把排序和數值送回來。」

而且,電腦不是只給了一個版本,而是提供了很多版本讓人類來做選擇,而這也是貝多芬自己創作的方式,貝多芬生前會隨身攜帶筆記本,不斷打磨,直到他認為最完美的版本。

但人腦總不及電腦快,「貝多芬 AI 計劃」的成員就表示,在 AI 進入創作階段時,每天早上都會收到來自美國的同事送來由 AI 創作的樂譜,有時甚至多達上百個版本,大家都很興奮地跑到電腦前,同時不禁驚嘆:AI 能夠為同一節的樂曲創造上百種可能性,而且一個晚上就完成!

由人類從旁協助、AI 負責創作的 AI 版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經過團隊接近兩年的努力,在今年終於完成,並在貝多芬的故鄉首演。

由人類從旁協助、AI 負責創作的 AI 版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經過團隊接近兩年的努力,在今年終於完成,並在貝多芬的故鄉首演。

如今這首與人工智慧共同譜寫的《第十號交響曲》,本月 9 日正式在德國的 Bonn波昂市),也就是貝多芬的故鄉,舉行全球首演。在演奏會的前一天,還先讓街上的民眾試聽看看。

街訪:「我可以認出是貝多芬,但感覺有些章節,貝多芬不會這麼寫。」「感覺有點像是貝多芬的兒子寫的。」有部份的人認為人工智慧永遠沒辦法取代藝術,因為它不像貝多芬一樣情感豐沛。

貝多芬演奏會指揮家 Dirk Kaftan 則認為:「我無法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,我覺得聽起來像是貝多芬,因為有些部份感覺他的精神是在的,但如果有人問我:那是貝多芬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」

不過對於「貝多芬 AI 計劃」的團隊來說,AI 技術並不會影響音樂本身。他們甚至認為,像貝多芬一樣對於音樂充滿熱忱的藝術家,如果還在世,肯定也會透過 AI 來激發靈感。